冬病患者夏天治療的時間到了
發(fā)布時間:2017-06-21 人氣:0
冬病患者夏天治療的時間到了
什么是“冬病夏治”? 哪些人適合“冬病夏治”?什么時間進行“ 冬病夏治”? “冬病夏治”的療程是多久?……。6月15日《淮北晨刊》記者訪談了淮北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治未病科主任王洪剛主治中醫(yī)師。
記者:什么是“冬病夏治”?
王洪剛:“冬病夏治”,指每到冬天就發(fā)作或加重的某些疾病,在夏天緩解期進行針對性的治療,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,從而使冬季易發(fā)生或加重的病癥減輕或消失的一種我國傳統中醫(yī)特色療法。是祖國醫(yī)學中很重要的預防醫(yī)學思想。它是根據中醫(yī)“春夏養(yǎng)陽、秋冬養(yǎng)陰”的理論,趁夏日陽氣正旺之時,用穴位敷貼的方法治療冬寒季節(jié)易發(fā)作的虛寒性疾病,借三伏天之陽氣,使患者虛陽恢復正常,增強抗病驅邪能力,從而預防、減少和減輕疾病在冬季來臨時的發(fā)作、發(fā)作頻率及程度。
記者:哪些人適合冬病夏治呢?
王洪剛:冬病夏治效果最為理想的是呼吸系統疾病,如小兒及成人哮喘、咳喘、咽炎、扁桃體炎、支氣管炎、支氣管肺炎、反復呼吸道感染、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等。此外,冬季易發(fā)的感冒、肩周炎、過敏性鼻炎、風濕性關節(jié)炎、寒性胃痛等,婦科疾病如痛經、盆腔炎、產后痛等疾病在夏天治療也有滿意的療效。
記者:冬病夏治有沒有一些注意事項?
王洪剛:嬰兒、孕婦、惡性腫瘤患者、肺結核活動期患者、支氣管擴張患者、強過敏體質者、感冒發(fā)燒者、患有感染性疾病以及陰虛火旺者,不宜進行“冬病夏治”。
治療期間還應注意夏季特點,從飲食、藥物及起居方面綜合調養(yǎng)。首先是慎用辛燥之品,以防傷陰。夏季氣候炎熱,易傷陰液,而辛溫香燥之品容易導致燥熱內盛,暗耗津精,所以應慎食肉桂、花椒、大茴香、小茴香、狗肉、羊肉和新鮮桂圓或荔枝等等。
忌大量服用寒涼之品。夏季炎熱,往往易貪涼飲冷,若大量進食寒涼之品,則易致中陽受損,脾胃虛弱,甚至損及一身之陽氣,輕則泄瀉腹痛、惡心嘔吐,重則造成陽虛宿疾。
慎食大量肥甘滋膩之品,因為夏季易生暑濕,濕熱之邪易侵襲人體,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,則易導致內外濕熱之邪合擊人體。
忌過量運動,以免汗出過多,導致氣陰兩虛。
記者:為什么要“冬病夏治”?
王洪剛:這是因為冬病患者本身體質就偏于虛寒,再加上冬天環(huán)境也是一片寒冷,兩寒夾擊,便毫無解凍的可能。所以在冬天治寒癥,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,是很困難的。然而在盛夏之際,外界是暑熱驕陽,里面是心火正盛,這時積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經和關節(jié)處,最易被趕出來。但若是陽氣衰弱,里面沒有推動之力,就會錯過排寒的大好時機。而且很多人體質本來就有些陽氣不足,夏天再痛飲祛暑的飲料,如冰鎮(zhèn)啤酒、涼茶、水果冰,又整日在空調房間里工作,可謂是陳寒未去,又添新寒。若寒氣停留在關節(jié),就會產生疼痛,停留在臟腑就易產生腫物,停留在經絡就會使經絡堵塞,氣血也就流通不暢,不但會使四肢不溫,也常會有手腳發(fā)麻的癥狀出現。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積寒,等到秋風一起,外寒復來的時候,就又會內外交困了。
記者:冬病夏治的療程有多久?
王洪剛:“冬病夏治”一般要經過三個療程。冬天的病,要經過三個夏天,才算是一個大的療程。每年只要貼五—七次。一般敷貼從夏至陽氣始生開始貼,陽氣最旺的時機是頭伏、中伏、末伏這三天。
記者:今年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冬病夏治”工作時間是如何安排的?
王洪剛:今年淮北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冬病夏治”伏貼共七次,集中貼敷時間分別
預一貼:6月11—20日;預二貼:6月21(夏至)—7月11日;初伏貼:7月12(初伏)—21日;中伏貼:7月22(中伏)—29日;中伏加強貼:8月1—10日;末伏貼:8月11(末伏)—17日;伏后加強貼:8月18—31日。
我們提倡預貼與加強貼,是基于有利于疾病的治療與療效的鞏固的目的。
記者:今年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冬病夏治”工作有那些科室參加?
王洪剛:今年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冬病夏治”工作有治未病科、肺病科、康復科、針灸科、老年病科、耳鼻喉科、婦產科、脾胃病科等多科室同時參與,市民可到以上科室的門診或病房預約登記,并在指定日期內憑預約就診卡進行貼敷治療。
記者韓慧 通訊員葛德昇